二、傳輸標準命名標準
USB傳輸標準經歷了多次迭代,命名規則復雜且多次修改,主要標準如下:
1、USB 1.0/1.1
①傳輸速率:低速1.5Mbps,全速12Mbps。
②應用場景:鼠標、鍵盤等低速設備。
2、USB 2.0
①傳輸速率:高速480Mbps。
②特點:向下兼容低速和全速模式,廣泛應用于U盤、移動硬盤等存儲設備。
③接口顏色:白色或黑色膠芯。
3、USB 3.0/3.1/3.2
①傳輸速率:
USB 3.0:5Gbps。
USB 3.1 Gen1:5Gbps(與USB 3.0相同)。
USB 3.1 Gen2:10Gbps。
USB 3.2 Gen1:5Gbps(與USB 3.0/3.1 Gen1相同)。
USB 3.2 Gen2:10Gbps(與USB 3.1 Gen2相同)。
USB 3.2 Gen 2×2:20Gbps(通過雙通道實現)。
②接口顏色:藍色膠芯。
③特點:引入更多觸點(如USB 3.0為9觸點),支持更高傳輸速率。
4、USB4
①傳輸速率:
USB4 Gen2:20Gbps。
USB4 Gen3:40Gbps。
②特點:僅支持Type-C接口,采用Thunderbolt協議,兼容雷電接口,支持高速數據傳輸、高功率充電及視頻輸出。
三、命名規則的演變與簡化
1、歷史命名混亂
USB-IF組織多次修改命名規則,導致消費者混淆。例如:
①USB 3.0被改為USB 3.1 Gen1。
②USB 3.1 Gen2被改為USB 3.2 Gen2。
③USB 3.2 Gen 2×2被引入以區分雙通道20Gbps速率。
2、新標識系統
USB-IF推出全新標識系統,直接顯示傳輸速率(Gbps)和充電功率(W),簡化命名規則。
標識類型:
①包裝標識:彩色Logo,用于產品外包裝。
②接口標識:黑白Logo,印在產品接口附近。
③充電器標識:表示支持USB PD充電協議。
④線纜標識:印在產品線纜上,顯示傳輸速率。
3、消費者選購建議
忽略復雜前綴:直接查看支持的傳輸速率(如5Gbps、10Gbps、20Gbps等)。
認準新標識:購買時優先選擇帶有新標識的產品,避免被舊命名規則誤導。
理解這些USB數據線命名規則的實際意義在于:當用戶看到"USB4 40Gbps Type-C to TypeC全功能線”時,能立即判斷其支持8K視頻輸出、100W快充和40Gbps文件傳輸。這種認知將幫助消費者在琳瑯滿目的市場中做出準確選擇,避免為冗余功能支付溢價或因規格不足影響使用體驗。隨著USB技術持續演進,這套命名體系仍將不斷優化,但其核心目標始終未變--在復雜的技術參數與用戶友好性之間建立可理解的橋梁。